创意启蒙课程,面向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根据主题情景,借助于专业乐高教具,通过外形模拟或机械传动,搭建出与主题相符的作品,学习相关百科知识,配合少儿智力发育敏感期,锻炼儿童语言表达、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
每节课通过视频展示一个故事,
引出任务、激发兴趣、领悟道理
课程设计与成长敏感期相匹配,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与人工智能机器人零距离对话,
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的科学实验课,
探索奇妙的百科知识,培养素养
每节课都采用标准的授课流程
5c教学方法
从3到18岁课程,体系完整
,接轨未来新科技培养未来人才
在授课模式方面,区别于传统的少儿编程授课,采用了全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双管齐下,助力孩子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全程由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线上线下均为相同的师资,保证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放飞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编程创作,老师则会针对孩子在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讲解,在尊重孩子创造力的同时纠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六阶课程设计,阶段巩固复习
学习基本程序结构。能够按步有序地完成作品。在有趣而简单的作品创作中,入门编程,培养分步意识,启蒙编程思维,激发编程兴趣。
进一步学习广播、变量等编程知识。能在流程图的引导下进行编程实践 和创作。在作品实现及问题分析中,培养自主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掌握基本程序结构的进阶使用。能够使用思维导图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拆解。能够逐渐编写较复杂的代码。完成具有创意的作品设计。
学习声音侦测、物理模块等进阶知识。通过了解语音识别、人脸识别 等人工智能领域知识,拓宽编程视野。创作出实用、科技感的作品。
理解较复杂的程序逻辑嵌套。学习列表相关知识。能够对多样化作品进行数据处理。完成逻辑结构较难、机制复杂的作品创作。
完成大作品的设计与创作。能编写结构完整,功能复杂的代码。进一步提升抽象归纳、算法设计等能力。应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苹果公司率先推出了“Everyone Can Code”计划,旨在将编程引入到小学、高中和大学,使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和成人都可以学习编程。其首席执行官库克经常公开表达对所有年龄段的孩子进行编程教学的重要性,面对媒体,他甚至表示如果必须做出选择,学习编程比学习外语更重要。
无独有偶,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同样在上个月表达了对编程教育的看法,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采访时,他认为尽管编程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中都越来越体现出价值,不过在自动化普及以及人工智能可能会主导的未来社会,并非所有科技岗位都要求具备编程能力。
听完这样两位互联网行业巨头几乎截然相反的言论,不少人都蒙圈了,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尽早接触一些编程教育相关的课程呢?还是继续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自己的孩子,只要不学计算机专业,在走上社会前就完全不用了解怎样写程序?
根据《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与上年度持平。本科专业中,列“高薪榜”前五位的专业全部与计算机编程行业相关,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微电子以及计算机科学。
而在美国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排名统计中,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同样名列前二,高达53.9%。在硅谷,有经验的工程师年收入达到16.5万美元以上。而全美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收入是8.9万美元。高级软件工程师则在9.8万美元以上。
在全球最缺人的十大行业中,IT行业居首位。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计算机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在美国硅谷亦是如此。李开复去年曾公开表示,“在硅谷,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博士生,一毕业就能拿到年薪200万到300万美元的录用通知,三大互联网巨头(谷歌、脸书和微软)都在用不合理的价钱挖人。”
AI工程师甚至已经开始攻陷时尚圈,为YSL代言
我们都知道,在未来世界,会有人工智能为社会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或者取代部分技术、科学人员的工作,解决基础的运算和研究——但目前为止可以看到的,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对IT人才的求贤若渴。
如今编程教育、尤其是少儿编程在全球尚处于起步阶段,离“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样看来,对于编程学习的看法,皮查伊和库克或许算得上是殊途同归——人人都应该学习编程。
对于孩子们来说,5-18岁是学习编程的极佳年龄,这也是欧美各国纷纷在小学阶段就开展编程教育的原因。此时的孩子们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阶段,而编程本身是对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完全符合孩子们智力、成长发育的需求。
与此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处在一生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最快的阶段,特别是对于喜欢玩手机、玩游戏的那些“低头族”少男少女来说,学习编程也有利于让他们明白游戏背后的机理,从而更有兴趣进行深入地钻研。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