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科目;英国教育大纲规定计算机编程是5-16岁儿童必修课程;新加坡全面推动少儿编程教育,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考试科目;美国政府投资40亿美元开展少儿编程教育,呼吁全国青少儿学习编程;美国国情咨文推行计算机科学教育,强制要求高中毕业必修计算机编程学分,在国内,2015年9月,教育部发指导意见,鼓励探索STEAM教育等新教育模式。2017年起中国浙江地区将把信息技术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其高考考试范围包括编程、数据库处理、表格处理等,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少儿编程有望成为继数学和英语后的第三大刚需,编程是一门非常适合用来锻炼逻辑思维的学科。因为编写程序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和运用逻辑的过程,学习编程对逻辑思维的培养非常有效和重要,围棋已经是一个非常需要思维计算的项目了,但是也抵不过计算机那么强大的运算和分析,少儿编程重点不在于学习编程软件的使用和编程语言,而在于思维的锻炼,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尽情的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项目制的学习方法,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作课
与**的教育方式,培养他们的探索、发现、*思考的能力,充分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感知课
应用程序开发经验的有趣的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熟悉基本编程开发环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践课
经过案例实践巩固知识,及时发现、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建立一个孩子练习思考和渠道。
理解课
配合共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结合抽象的程序逻辑,帮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放松,表征学习和理解。
每节课通过视频展示一个故事,引出任务、激发兴趣、领悟道理
课程设计与成长敏感期相匹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与人工智能机器人零距离对话,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的科学实验课,探索奇妙的百科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每节课都采用标准的授课流程、5c教学方法
从3到18岁课程,体系完整,接轨未来最新科技,培养未来人才
家庭教育十把刀,你中了几把?
家庭教育的十把刀
你中了几把
第1把刀:关爱太多, 导致孩子不知珍惜。
许多父母对着孩子总是小心翼翼,然而孩子不懂感恩,你的关心过度,会被认为理所当然,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珍惜。
第2把刀:唠叨太多,导致孩子逆反对抗。
父母每一次“说教”都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指责他。父母若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就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3把刀:干预太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
很多父母太疼爱孩子,恨不得给他们穿衣、喂饭、做作业。若父母一直插手,包办代劳,就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第4把刀:期望太多,导致孩子难以承受。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若是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旦孩子无法完成,就会自责,备受打击,严重者会失去信心。
第5把刀:责备太多,导致孩子失去动力。
一些父母遇到问题只会责怪孩子,不想办法解决,也不反思自己,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问题也与父母有关。
第6把刀:迁就太多,导致孩子不知约束。
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许多毛病,养成许多坏习惯,若父母一再迁就、让步,一定会宠坏孩子。
没有规则的爱,没有底线的纵容,对孩子只会造成伤害。
第7把刀:在意太多,导致孩子要挟家长。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得太重,重到不辨是非,结果让自己卑微到泥土里,孩子却不领情。
一对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会失去了自我。
一个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肯定是不幸的。
第8把刀:享受太多,导致孩子不知节俭;
很多父母误解了“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导致现在豪门贵子在拼命,寒门却富养出败家子,让孩子变得自私,丧失了*与爱的能力。
第9把刀:满足太多,导致孩子缺乏快乐;
有些父母以为,尽最大能力满足孩子,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事实是,孩子越容易被满足,就越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第10把刀:溺爱太多,导致孩子不能成长。
惯子如杀子,宠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溺爱孩子就是父母的过错了。
过度宠爱孩子,会让孩子不懂规则,没有教养,为人处世没有分寸,进入社会后一定会输得很惨。
快递机器人的技术并不新鲜,好多年前就有了,不过之前都是小范围试用,今年受形势所迫,迅速投入量产,也终于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仅是“外卖机器人”,还有辅助诊疗、智能消毒、体温检测、防控播报等等的各种机器人…就像当年“非典”推动了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一样,这场肆虐全球的新冠,已然悄悄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按下了“快进键”...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