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延长的:1岁以下的婴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5秒;1岁半的宝宝对有兴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1分钟以上;3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约为5分钟;5岁平均约为6、7分钟;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
感统训练工作室《感统系统课程》,针对2.5-7岁(可延伸到10岁)儿童而开发。《感统系统课程》以“感觉统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理
感统训练工作室《cool动感课程》,针对2.5-7岁儿童而开发。《cool动感课程》根据《感统系统课程》而进一步研发的新一代感统配套
感统训练工作室《思维感统系列课程》,针对2.5-6岁儿童而开发。《思维感统系列课程》是一套感统静态思维课程,结合多元智能宝盒
感统训练工作室《家庭感统训练指导师》,针对0-12岁儿童家长而开发。课程响应*政策,解决了日常家庭教育中的困境
专注力孩子成长的基础(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成绩好的孩子往往都是很专注的。虽然每个孩子专注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有的喜欢自己思考、看书、动手做;有的喜欢和别人一起讨论,争论碰撞中得到启悟,不管怎样,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成绩相较弱一点的孩子,上课的前五分钟是认真的,安静的,五分钟后就状况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走神,还有的打瞌睡。经老师反复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再收起注意力听讲5分钟,5分钟后就又开始出现状况了。
长期观察后发现,孩子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学习好坏的重要原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
成绩优异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直至完成。
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无论是家长盯、请家教,也不能让他们认真地、安静地做事情。
所以,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
专注习惯大部分是从小养成的
再进一步与家长深入交流,探讨上述现象的成因,我发现,专注习惯大部分是从小养成的,如老师的多次激励,自我亮点受到肯定后逐渐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再如上家长的最初严管,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还有从小爱读书迁移为专注学习等等。
总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这一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不能专注学习者要么小时候有多动倾向,要么受到过某位老师或家长的负面评价,甚至是一次自尊心严重受伤的批评。
孩子好比小树,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过期再补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专注力,要从小培养,目前对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很有帮助。教育就是一家专注于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培训机构,致力于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作业拖拉、活动过度、没耐心、专注力差、成绩下滑、感统失调等问题。
儿童专注力课程素质教育
经常听到爸妈或老师有类似的抱怨:我家孩子半个小时能做完的作业,非要拖拖拉拉做一个小时;我家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我家孩子老发脾气;孩子上课好动、不专心、东张西望,有时还要‘骚扰’旁边的小朋友。这些行为的根源在于孩子不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专注力。
儿童情绪管理课程 素质教育
孩子急脾气:遇到困难,就会大哭;遇事真的很急,急得孩子全身冒火.......
孩子爱哭闹:孩子很敏感,如果说Ta不好,心里难受,眼泪哗啦啦往下掉......
孩子爱抱怨:孩子每天总是被琐事搞得很不高兴,莫名其妙的很心烦,爱抱怨......
儿童社交课程 素质教育
内向性格的孩子几乎会给别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沉默、寡言、固执、冷酷、深沉……甚至会被别人认为没有礼貌。其实,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描述,他们也可以是自信、勇敢和有主见的。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一旦对它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就会提高自觉性,集中注意力,学习也一样,当你真正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之后,就会建立起一种责任感,自然就很容易集中精力去完成任务了,通过设立短期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目标和时间来排挤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要加强意志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一门学科都感兴趣,这就要靠意志来控制。注意力训练方法:一.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二.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三.清理大脑;四.对感官的全部训练;五.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六.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七.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八.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如今的生活水平加上家长的精心照顾,平时的饮食营养已十分丰富,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并非是缺什么,而是可能患上了多动症。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