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老师:
您好!我的儿子上了初三,我发现他也知道学习,就是学习质量不高,效果不大。
他回家就做作业,不是调皮的孩子,很老实。他少言寡语,不善发言,是个乖乖得好孩子,从不给大人找麻烦,但以前成绩一直尚可,数学都在90分以上。但最近成绩急转直下,迅速下滑,咨询老师,说他与以前上课一样状态,并无与同学说话。我很焦急、忧虑,心急如焚,但苦于没有好办法,明年就上初四了,要参加中考,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不让我担忧啊。
孩子自己说作业太多,上课精力不集中,总是瞌睡。他很瘦弱个子一米七,不知是否营养不良造成的。
麻烦郭老师给解释下,他究竟怎么回事?
这位朋友:
您好!我们知道,在学习上讲究的是“三度”——准备度、练习度和效度。所谓准备度,不外乎确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规划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认真做好预习——课前把老师要讲的内容认真的看看,把不懂的内容记下来,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学习;课上要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要记到脑子里,并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写好课堂笔记)等等;所谓练习度,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反三归一”,说白了就是自我的努力程度;效度讲究科学合理用脑,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你的儿子“也知道学习,就是学习质量不高,效果不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回归课本;以及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课本是一课之本,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根源,同时也是试题答案的来源,如果精读、细读课本,并吃透了课本,并弄清和弄懂了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那么我们的成绩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的。所以建议孩子把那些给自己附加的复习资料扔在一边,而把所学过的所有中考要考的课程的课本捡起来,回归课本,吃透课本,把课本之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弄清弄懂,如果他真正做到了这些,那么他在中考中就能考出理想成绩。
关于学习方法,我在这里其实也是老生常谈——要把学会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的重要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善于确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规划和学习目标,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课前预习——通过阅读老师讲要在课堂上讲授的教材内容,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记下课文的要点、重点、难点,老师的解释、提示和见解,自己的疑问和理解。课后消化——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进行积极的回忆和必要的重新学习,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总体理解,减少遗忘。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刚开始遗忘得较多、较快,以后遗忘得较少。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复习的时间安排(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左右;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左右;第五次复习,半年左右。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以比较有效地对抗遗忘)。
其次要学会归纳分析。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说,他们都比较重视知识的归类总结,而且也善于归纳分析,比如,遇到新问题,学到新方法,都会及时记下来;每次练习或考试,对于新题型的解法思路、典型试题答错的习题等都会及时整理分析(被同学们称之为“经典题、错题备用本”——用来记录典型题、新颖题、自己出错的题等等,记录时,一定要排除偏、难、怪题,重点记录典型例题、中考题以及处理错题的关键点,以便于是复习、揣摩、探究以及错因分析)。有了“经典题、错题备用本”并对之反复研读,一方面可以做到以后解题心中有数,避免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归类和归纳分析,把所以后复习的知识归类有序,不仅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解题的速度也会加快,准确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再次,除了前面我所讲的两点之外,在看书的时候要先看书上的概念;将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后做书上的练习题,用书上的练习题熟悉概念、强化概念;之后作课外的练习题,可选择有难到易的做,但一定要保证练题量。最后还原到课本,研究书上例题和课后练习的题,这样就会达到弄懂弄通的目的。
最后,多和同学交流,与同学交流能帮助自己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交流中还能得到别人学习的经验和各种解题思路,这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习得了学好数学的经验。
对于“孩子自己说作业太多,上课精力不集中,总是瞌睡”首先我要说的是:一方面孩子在青春期因为身体的发育的需要,会常感犯困、瞌睡,这种情况要注意增加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睡眠不足,比如孩子作业多,晚上经常要到十一二点才上床入睡;早上六点左右起床或更早;家中父母看电视和亲友聚会影响了孩子的睡眠环境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改善孩子睡眠,比如每天晚上至少让孩子睡眠七个小时以上,每天中午要保证孩子睡眠四十分钟,除了老师所留得作业之外,家长不要擅自布置家庭作业;父母要利用周末带孩子外出游玩,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并及时与孩子沟通等等。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你的朋友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请你批评参考。
郭老师:
您好!谢谢您的答复,感谢了!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结合5-16岁青少年大脑开展、心理开展研制的阶段课程,家庭联动,更科学更系统
现拥有30多位全国闻名专家,100多位认知力教师,200多位家长教育咨询师,500多位教育顾问
CAS认知力剖析报告、FAD家长教育形式量表、EA家长成绩单、精准评测帮您发现问题,并给予问题解决方案
咱们只要花一半的时间,能够高出一般补习的一倍的功率,在育儿前期低成本处理后期教育投资高问题
美国引进的专业测评系统,多方面细致测评全面定位学员脑力级别,加拿大戴斯-纳格利尔里《CAS认知力分析报告》
根据国际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MMFF编制,国际**且“适合中*庭”的家庭功能测评量表。
源自德国著名的EA亲子教育测评表,通过孩子为父母评分形式,检测父母是否合格,帮助父母发现亲子教育中的不足,从而认识并提升自我,改善亲子关系。
源自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欧洲脑科学研究所、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北京宣武医院等尖端科研及临床机构的数位脑科学博士博士后创办。
孩子的学习压力有内在和外在两类来源。从外在环境来看、青少年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节奏较快、常处于考试、意争的紧张氛围之中,同时感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等重要他人的期望,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压力都会使孩子受到影响。从孩子自身来看,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青春期,在此阶段孩子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建立这关键的发展任务。在这个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形成对自我的认识,他人的期望也会部分转化为孩子自身的期望。当孩子过分看重源于考试成绩的评价并设立了较高的追求目标时,自身的压力水平就会有所升高。

阅读障碍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智力正常儿童的阅读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智力水平或年龄的情况,一般是以阅读成绩落后于一到两个年级的分数作为标准,这也就是说,诊断阅读障碍是以标准化的阅读测验测试儿童,发现儿童在平均成绩上低于其他同龄儿童,只达到低年级儿童的平均水平,要特别注意区分它和那种因为智力低下而引起的阅读障碍症,相反很多患者是智商极高...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