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能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上了初中后,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初中生相比于小学,孩子应该更加懂事才对,最起码能做到遵守课堂纪律。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的一些初中生上课,不是左顾右盼就是和同学东一句西一句、甚至还有的同学上课吃东西也不在少数。
因此,一些“问题学生”便成了办公室的常客,常常被老师留下教育。这些学生家长,天天苦恼:“初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1、适孩子的年龄特点而定,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一般到了中年级,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稍长一些,但是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讲课讲到重点时,语速由快到慢一点,语调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书的重点用彩色粉笔圈一下,让声音的变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颜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
2、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打扰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并及时和孩子分离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

3、学会与孩子沟通,让已经是初中生的自己学会自我定位,做时间的掌控者
父母的唠叨和训斥只会让孩子对相应的事情产生厌烦,产生叛逆心理,从而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父母的批评和怨怼,和不自主的控制,不如去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初中生已经是能懂得自律的年纪了,他们的认知也是能够影响的。一般清楚明了的谁是谁非也分得清楚。但是这需要父母正确引导和教育。这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很有必要从旁协助,用好的习惯去影响孩子。
当然,如果注意力严重缺失的话,也是可以选择专门训练注意力的专业机构,通过给孩子做一个注意力测评来判定给孩子做什么样的培训,针对性的给孩子做注意力培训。
现在就可以联系在线老师安排了测评啦。
一、感觉统合的来源
1972年,美国南加洲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Jean Ayresa)博士首先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儿童行为理论和儿童心理学的完美结合。儿童的行为表象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被内驱力的强度影响着。感觉统合意味着帮助儿童强健体格,完善人格,塑造良好的社会行为。
二、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身体感觉外在器官的接收
统合:不同讯息输入大脑脑叶注册、惊醒、进行整理分析,产生适应行为。
一个人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内耳所感受到的,身体四肢所运动到的,皮肤所接触到的感觉全部输入大脑,经由大脑进行整理分析后,做出适应环境需求的反应(适应性反应),就叫做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行为的过程。
三、感觉统合的两大理论基础
1、儿童发展学
0——1岁:翻身、坐、爬、踮脚尖、开步走
1——2岁:小跑步
2——3岁:单脚*
3——4岁:双脚合并跳
4——5岁:挥动上肢
5——6岁:踢跃下肢

迟缓:小于发展标准区6个月以上
较慢:小于发展标准区0-6个月
超前:大于发展标准区6个月以上
2、神经生理学
大脑发展重要时期
初——生:发展完成成人的25%
0——3岁:发展完成成人的60%
4——6岁:发展完成成人的80%
7——9岁:发展完成成人的90%
10—12岁:发展完成成人的100%
四、感觉统合失调比率
十年前我国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感统失调率高达80%,其中30%为重度失调者。
五、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影响
感统失调让孩子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自己思维能力相匹配的学习能力;感统失调阻碍孩子发育期的正常发育;感统失调破坏孩子的社交能力;感统失调降低孩子的自信能力;感统失调不利于孩子青春期的平稳过渡;感统失调不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