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合作模式 您好,欢迎访问易达招生网,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预约试听

易达招生网 > 动态汇总 > 儿童注意力培训中心> 石家庄注意力提升教育机构前十名

石家庄注意力提升教育机构前十名
儿童注意力培训中心 2021-11-11 10:09:42 83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生理原因主要是前庭觉失调引起的注意力障碍或注意力缺陷(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如果前庭信息处理不良,身体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就会造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摔倒、撞墙、心烦气躁、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甚至有些笨手笨脚...

注意力专注力提升

感统失调的具体表现

感统失调可大致分为:前庭感失调、触觉能力不佳、本体感失调三大部分,表现为生活的方方面面。
感统训练

|前庭觉失调

前庭觉是影响孩子成长和学习发展重要能力。前庭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味、触的信息,筛选过再传入大脑,并选择正确的信息做回应,被称为大脑的门槛。前庭觉必须和空间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别空间位置。

前庭平衡感失调的表现:好动不安,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调皮任性,爱挑剔。
感统训练

| 触觉能力不佳

触觉也叫皮肤觉。是人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它影响人对环境的第一判断,也影响人对自身的情绪控制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对性格与情商影响较大。

触觉能力不佳的表现:触觉敏感(防卫过当):对外界的刺激适应性弱,仅对固有经验有安全感。怕生、胆怯、不喜欢拥挤、排斥新事物、常陷于孤独、吸手指等。触觉迟钝(反应不足):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缺乏自我意识,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感统训练

|本体感失调

本体感又称为“深度感觉”,是指来自四肢、肌肉、器官等的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对自身的感觉,是人身体中的地图。人们能够不经由视觉进行吃饭、穿衣等活动,就是本体感的直接体现。

本体感不强的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走路撞桌椅,组织条理差,语言表现能力差。

注意力专注力提升

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集中训练后,动作变协调,情绪变稳定,注意力改善,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参加感统训练后学习成绩会显著提高,感觉统合教育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一)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二)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三)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特殊儿童建立自信。感统训练的好处与意义:1.滑板游戏——姿势为飞机式、蜻蜓式两种,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前庭和触觉功能;2.平衡台游戏——训练平衡摇摆、匍匐摇摆、相互支持摇摆、被动站立摇摆、平衡台上蹲起、平衡台上抛接球等,主要作用是训练前庭功能;3.趴地推球——主要训练协调性;4.网揽——将孩子置于吊带中,以腹部为支撑点,前后摇摆,双手同时操作,将棋子放回棋盘中,其作用是训练上肢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能力等。

精品课程

  • 儿童心理治疗训练

    感统系统课程

    感统训练工作室《感统系统课程》,针对2.5-7岁(可延伸到10岁)儿童而开发。《感统系统课程》以“感觉统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理

  • 儿童心理治疗训练

    cool动感课程

    感统训练工作室《cool动感课程》,针对2.5-7岁儿童而开发。《cool动感课程》根据《感统系统课程》而进一步研发的新一代感统配套

  • 儿童心理治疗训练

    思维感统系列课程

    感统训练工作室《思维感统系列课程》,针对2.5-6岁儿童而开发。《思维感统系列课程》是一套感统静态思维课程,结合多元智能宝盒

  • 儿童心理治疗训练

    家庭感统训练指导师

    感统训练工作室《家庭感统训练指导师》,针对0-12岁儿童家长而开发。课程响应*政策,解决了日常家庭教育中的困境

儿童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家长都是深有感触的,因为宝宝总是调皮捣蛋,很难安静下来,就算是安静下来了,眼睛也还在不停的打转,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下面一起来看看推荐注意力训练的小游戏。

在一个布袋中放人4—5样大小、形状、表面材质不同的玩具(亦可放人水果、蔬菜等物品),让孩子伸手进袋中去摸妈妈要的东西。孩子越小,放人物品的差别应越明显,比如一次放人皮球、玩具熊、小汽车、积木、花铃棒这五种差别较大的玩具,孩子靠手的触觉很容易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出你要求的东西。

在孩子渐渐长大后,袋里的物品可以变得较难辨别,比如换成大小差不多的积木,仅仅形状不同而已。这时可以让孩子用手去摸出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的积木,还可以让几个孩子一人一袋比赛谁摸得准、摸得快。比赛的因素比较复杂,除了触觉灵敏之外,还要求孩子能听懂指令,记住指令,并能迅速执行指令。

在比赛中我经常看到1岁多的孩子摸出一样东西之后,注意力马上转移到自己手中的东西上,妈妈或主持人再发出下面的指令时他表现为“听而不闻”,不再继续摸袋中其他物品而失去赢得比赛的机会。事后家长十分遗憾,而其他看比赛的人却觉得十分有趣。这种现象对1岁多的孩子来说很正常,孩子对某个事物的注意力就是短短的几分钟,很容易转移。这样的比赛才真正是重在参与,而不应有丝毫功利的思想。家长也应以平常心去对待所谓的宝宝大赛,只要宝宝玩开心了,你就达到目的了。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