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耀腾飞专注青少年叛逆引导20余年,全方位帮助孩子改善不良习惯,一对一心理辅导,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的个性化探讨,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不同的,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也是层次不齐的,只有一对一的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定制专业的教学方案,孩子入学,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心理辅导, 心灵沟通,发掘孩子叛逆问题根源,定制专业的教学方案...
学习类
厌学、学习困难、对学习不感兴趣
考试压力大、作业拖拉
情绪类
脾气暴躁、意志消沉、抑郁、焦虑情绪、
偏激冲动、强迫反复、胆小害怕抵触
人际交往类
亲子教育、人际关系混乱、同龄人边缘化、
青春期叛逆、拖延现象、校园霸凌
成长类
网瘾、自卑封闭、思维迟缓、抗挫折力差、
不良习惯矫正
青少年叛逆心理指的是一种比校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叛逆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叛逆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其*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就对任何事物倾向持*态度,同时他们又担心外界无视他们的成熟与*,便通过“标新立异”的行为和言语来确立这种地位,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虽然文武学校从已有的研究中了解到认知干扰和情绪干扰是*的不同心理干扰,对于有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只有认知干扰,但是,网络成瘾者是否只有认知干扰而没有情绪干扰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获得如下研究结果。
(一)情绪Stroop效应的再次验证
根据情绪Stroop效应,所有人对情绪词语的反应时间有延迟倾向,那么,我们的这个研究也应该有类似的倾向,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呢?
研究表明,所有的大学生对情绪关联词语和中性词语的平均反应时间分别是:积极情绪词语为408.34ms,消极情绪词语为406.72ms,中性词语为387.82ms。词语的主效应显著(F=4.406,p<0.05)。作交叉比较发现,积极情绪词语和消极情绪词语的反应时间之间差异不显著,积极情绪词语、消极情绪词语和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差异显著[T1(积极词语、中性词语)=3.280,p<0.01;T2(消极词语、中性词语)=3.595,p<0.01]。情绪词语的反应时间比中性词语反应时间长,情绪词语的平均反应时间为407.53ms,比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长19.97ms,延迟6.6%,出现了情绪Stroop效应。情绪Stroop效应的存在得到再次验证。
(二)网络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情绪Stroop效应比较
成瘾大学生对积极情绪词语的反应时间是423.24ms,非成瘾者的为397.37ms,平均长25.87,延迟6.5%,两者差异显著(T=2.881,p<0.01);成瘾大学生对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为432.54ms,非成瘾组大学生对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为396.12ms,平均长36.46,延迟9%,两者差异显著(T=2.101,p<0.05)。
虽然所有大学生都存在典型的情绪Stroop效应,但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的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证明网络成瘾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情绪干扰。
为了证明成瘾等级与情绪Stroop反应时间的关系,我们对四个组的大学生的反应时间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积极词语的反应时间上,网络成瘾对象和高成瘾倾向的被试与中间组和低分组的反应时间的差异都很显著,成瘾等级越高,反应时间越长。
对不同等级的网络使用者的词语反应时间作具体的方差分析发现,四组被试在情绪词语上的反应时间差异显著(对积极词语和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的F值分别是3.487和2.641,p<0.05),但是在中性词语上的反应时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的网络使用者反应时间的交叉比较如。网络使用等级和词语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性别和词语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三条曲线的趋势明显,F值为14.58(p<0.05),变化趋势的差异显著。从曲线形态看,情绪词语的变化有一致性,与中性词语有明显的区别。不同等级的网络 成瘾者对不同类型的词语的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中性词语几乎是一条平行线,而情绪词语则是一条随等级下降的下滑线。
文武学校对四个类型被试的词语反应时间作具体分析发现,在情绪关联词语方面(积极词语和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差异显著,对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差异不显著;网络成瘾被试对积极情绪词语和消极情绪词语的反应时间比较长,分别是423.23和432.54,比中间组和低分组长5%~10%,而且差异显著。根据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情绪Stroop反应比非成瘾大学生突出,或者说,网络成瘾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情绪干扰。
(2)随着成瘾等级的提升,大学生的情绪干扰逐渐加强,因此,成瘾水平和情绪词语的反应时间成正比例的关系。
但是,积极词语和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差异不显著,并没有发现网络成瘾和高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对消极词语更加敏感。由此可以推测,网络成瘾和高成瘾倾向被试对所有的情绪信息都比较敏感,而且有突出的情绪反应。
这个结论与其他人的研究一致,很多人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对象对网络有明显的矛盾情绪,一方面他们无法摆脱网络,另一方面又想摆脱,经常陷于这样的冲突中,这个特点已经成为网络成瘾对象的基本症状。同时,研究也发现,网络成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情感体验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但是这种虚拟的满足加剧了现实中的情感冲突,因此现实情感问题的解决是矫正网络成瘾的关键。网络成瘾被试和高成瘾被试存在明显的情绪干扰应该是成瘾行为的典型 特点之一,因此,情绪问题是解决网络成瘾的另一个关键,情绪Stroop反应时间可以作为评价网络成瘾的一个客观指标。
对生理问题患者而言,他们对症状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偏长,存在认知干扰,但是在情绪关联词语方面的反应时间和对照组则无差异。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突出的情绪干扰,其原因可能在于他们研究的被试症状是比较轻微的。比较严重的症状是否存在同样情况呢?这个问题还有待作进一步研究。但是对网络成瘾被试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突出,这些被试不仅表现出了对问题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的延迟,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情绪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的延迟。也就是说,网络成瘾被试既存在明显的认知干扰,也存在明显的情绪干扰,认知和情绪干扰是否是所有心理问题的共同特点呢?对这个问题尚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进行验证。此外,对问题关联词语(如网络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的延迟是否是由于被试的情绪问题造成的呢?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如果情绪造成反应时间的延迟,那么对所有词语的反应时间都应该比较长,但文武学校实验发现,被试在中性词语方面的反应时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将问题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的延迟解释为情绪干扰尚缺乏实验证据。
网络成瘾大学生和成瘾倾向突出的大学生不仅存在认知干扰,而且存在情绪干扰,这说明这些特殊群体对待网络的态度和其他人不同,这种态度造成的认知编码的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社会对待网络成瘾态度的一种心理反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长时间的网络使用造成了认知的偏差或认知特点的改变。因此,对网络成瘾的治疗,认知干预和治疗是核心的方法之一,一方面要通过研究确定这些有偏差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要通过认知干预策略完成治疗。而Stroop指标可以作为检验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之一。对生理问题的研究发现,患者的认知干扰显著,而情绪干扰不明显,说明生理患者的问题主要是认知系统的问题。但是对网络成瘾对象的研究则发现,两种干扰同时存在,这也许是网络成瘾干预出现困难的原因之一。两种心理问题同时干预应该是对网络成瘾的治疗的关键,但是,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是否存在只偏重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的特点呢?对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来自文武学校——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