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岁多的小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注意力问题,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和孩子的自身状态有关,也和孩子的能力水平有关,更和他对所从事的事情是否感兴趣有关,家长们不能轻视这个问题,3岁多的孩子,对自己很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注意力能够集中20~30分钟,就是很棒的了,在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时,如果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能够在10分钟以上,应该说他本身的注意力不存在问题,如果他看喜欢的电视也不能有片刻的停顿,东摸摸,西弄弄,显得对什么事情都不专心,那么可能是孩子的注意力本身确实存在缺陷,需要专门的治疗...
竞思是较早应用国际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训练体系,致力于中国青少年的注意力提升。截止目前已成功改善美国100000学员、中国600000学员注意力问题,有效率达到91%。并凭借专业的科学技术、强大的专家团队、专业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深受家长和学员的好评。
筑心园源于香港,专注于积极家庭教育。目前常设“儿童性格优势课程”、“积极教养家长课程”,“积极教育讲师认证课程”,华南地区专注2-14岁儿童性格优势教育(积极专注、积极社交、情绪管理、积极自信、问题解决能力、抗挫力、成长性思维)及积极教养家长教育的综合机构。
博沃思 主要针对5-16岁 青少年教育,采用先进的CAS学习能力评测系统(CAS认知力评估系统),使用权威有效的认知理论(PASS模型)及塑造坚韧性格的Grit课程,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全方位的针对孩子在学习中有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计划执行能力弱”,“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底下”,“情绪控制难”,“学习动力不足”等相关问题,由老师共同分析定制专属的解决方案。
幼儿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因为孩子们自身缺乏适切的表达能力,因此面对问题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奇怪的行为来表达,如:想要博得家长的关注而佯装头痛,反抗家长隐藏内心的焦虑。像这类问题,我们永远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家长往往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以至于近几年儿童心理问题增长的趋势也较为明显,目前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有:强迫行为、拒学、口吃、遗尿等,其中脑损伤、智力缺陷、孤独症等较为严重。这类问题经常因为孩子不能表达,父母太忙或一时疏忽,甚至父母不知如何解决而被忽视。而且由此造成的儿童心理问题更为严重,长此以往,后果实在堪忧。
针对三大功能,科学系统性训练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
改善前庭视、听、嗅、味、触过滤信息不忙碌;1、正确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的信息,过滤无用信息,集中注意力;2、前庭觉不良,空间感弱,平衡感差、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干扰、视觉不平顺跳行漏字;
本体就像人体地图,提升运动协调掌握能力;1、感受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是身体与大脑协调配合及计划性处理信息的能力;2、本体觉不良,身体协调差、方向感差、 不爱写作业,笨手笨脚,概念理解慢,语言表达弱;
经过温、湿、疼、压刺激,感受并认知世界,不害羞,不焦躁;1、感受温、湿、疼、压、震动,认知世界,安全自卫,影响社会交往;2、触觉不良,缺乏自信、适应力差、胆小、反应过慢或过于敏感、人际交往不顺利。
郭老师:
您好!我女儿上高三,是全市的尖子班,只要集中精力一段时间她的成绩就上升很快,可一直很敏感,特别担心同学之间的小事,总怕得罪同学,最近几天特别怕一个平时关系不好的女同学,总是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自己的活动总和她相联系,自己也知不对,可控制不住,已严重到不想去上课了,马上就高考了,我也特别着急,想麻烦郭老师帮帮我们,谢谢!
这位朋友:
您好!关于你女儿的问题的表现,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她具有追求完美主义的心理倾向,同时具有思维敏捷、观察和体验敏锐、自我内省力比较强等特性。可以肯定的是有这种心理倾向和特性非常好!这是因为追求完美,一方面是人类自身在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的习得的心理,这种心理让我们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和迈进;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态度和行为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人类和世界。这些都是良好的方面,需要我们保持和发扬,但是具有这种心理或特性的人由于具有思维敏捷、观察和体验敏锐、自我内省力比较强的特点,往往容易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宁而担心。所以也容易将一般人在某种场合可能出现的感觉,比如过度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得罪他人而影响自己处境的和谐等等,导致了她自己所想象的结果而紧张、焦虑和恐惧。这时候她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之上,这就相当于激活了她敏捷的思绪,敏锐的观察和体验,使自我变得更加敏感和敏锐。在这种情况之下,她对他人的关注就会越加严重而进入恶性循环。
你女儿“最近几天特别怕一个平时关系不好的女同学,总是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情形,本来就是我们一般的人都有可能突然冒出的一种一闪而过的感觉或思维,如果我们不把它当一回事儿,它就会很快消失。而你的女儿却敏感和敏锐地将它捕获,并开始摆脱“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来进行强化,这样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别人的身上,然后就开始怀疑这个“平时关系不好的女同学”会不会对自己造成危害。殊不知怀疑是一种心理能量,会对心理形成一种压力。在前面所谈因素和怀疑压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心理压力就会更加沉重,进而使你的女儿坐立不安。这种坐立不安又会促使她你更加关注这个“平时关系不好的女同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自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改变她“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状况,首先要进行一些自身性格和生活上的调节:
第一,认知调整。她“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状况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的结果。既然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的结果,那么我们不妨将它接纳为自身的特殊爱好,这样就会消除顾虑,使恐惧降低、紧张得以缓解。
第二,换个角度去思考。她“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状况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有意识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努力克服内向、孤僻、敏感、急躁、好胜等性格,不要过于认死理、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同时树立信心,勇敢乐观地去面对“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状况这一特殊爱好。
第三,不做完美主义者。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只要努力了,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生活、对学习也不应太苛刻,追求极端完美只能适得其反。同时在看问题时不可太绝对,要学会相对比较,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四,转移注意力。当觉得关注“平时关系不好的女同学”的时候,在关键的是立即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如,马上去做感兴趣的事或听音乐,这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感兴趣的事或音乐上,就可能会忘掉关注“平时关系不好的女同学”的情景。
第五,调整生活状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出现关注“平时关系不好的女同学”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长长地、慢慢地吸气。可以将自己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她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或想象放松(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你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你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你心旷神怡,你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抑制“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目的。
第六,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当她在学习时产生了“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表现时,不能紧张,不能强迫它消失,而是坦然接受,以放松的心态对自己说“关注就关注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该听课就听课,该与同学玩乐就玩乐),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慢慢地她的心绪就会放松,对“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出现也没有那么恐惧和紧张了,久而久之,当她真正得到了放松之后,那种症状也就逐渐消失了。
第七,前面我已经说了人的大脑在某些情况之下冒出一些奇思怪想,或关注他人举动是非常正常的一些表现,也就是说出现关注他人举动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比如说,花是红的,柳是绿的,这是自然的事实,如果承认它,就不会出现痛苦。如果穷思竭虑,试图搞清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花不是绿的?柳不是红的?这就是自我烦恼,永远没有答案、永远是徒劳的。让它随意存在,来去*,当我们用这样的胸襟看问题的时候,它也就会自觉无趣而消失了。
第八,当她“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而影响学习的时候,还可以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而影响学习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来。
第九,建议你的女儿主动与他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性文娱体育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培养生活中的爱好去抑制关注他人的一举一动的兴奋点。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分析及其建议,相信对你的女儿的问题的缓解或消除肯定有所助益,你的朋友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祝你的女儿早日走出困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郭老师:
您好!我是前几天给您写求救信的人,素不相识能得到您的帮助,我们全家都很感动,女儿看后,这两天情绪有所好转,分析的这样透彻,真的很佩服您,再次对您表示感谢!不多打扰,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