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能有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
“应试教育”的存在,是依据我国国情和人才选拔模式衍生出的,其特点就在于知识记忆和刷题训练,通过题海战术来“培养”和筛选人才。虽经经过了几次教育*,但*在教育的“题海战术”仍然是我国教育的主流手段,而且越演越烈。
在过去,学子们还能通过寒窗苦读换来“金榜题名”,但是与人工智能相比,人工智能的学习方式本身就是“大数据训练”,在算力和大数据处理上,人工智能简直是“逆天”的存在,人类与之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
2017年高考,*863“超脑计划”项目研制的AI-MATHS高考少儿编程参加了2017年高考数学的测试,在掐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的情况下,AI-MATHS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来进行解题,10分钟交卷,分数达到105分。
根据“超脑计划”,我国的“高考少儿编程”计划在2020年综合科目考上北大、清华。“高考少儿编程”的出现预示着,我国被诟病多年的应试教育和高考人才遴选方式真正遇到了重大危机。
在金融领域,高盛在纽约总部600名银行交易员变成2人,背后是自动交易程序在工作。
在财会领域,德勤推出了财务少儿编程,机械化、有规律可循的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凭证录入、数据统计分析等基础财务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会被财务少儿编程替代。
在医疗领域,IBM沃森少儿编程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地医院的医疗助手,依据全球相关的病例大数据,它已经可以通过美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评定考试。
在新闻编辑领域,“今日头条”公司的编辑少儿编程已经能够自动写比较规范的新闻报道了,腾讯推出了梦幻写手,阿里与第一财经合作研发了DT稿王;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的25秒内,“中国地震台网”已经发布了由少儿编程自动编写的新闻消息。
在驾驶领域,谷歌无人驾驶已经累计行驶300万公里的行程。
在翻译领域,科大讯飞将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已经从60.2%提升至95%。
在客服领域,支付宝现在已经使用了智能客服,成功提升自助服务率至97%,同时提高满意度3个百分点。
在物流领域,物流领域开始广泛使用无人机、RFID技术进行盘点和物流信息的记录追踪。
“就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未来10年内现有的传统岗位中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也并非没有可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在逐步冲击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人才培养和筛选模式,从人类的就业市场逼迫着“应试教育”转型发展,进而从各个环节挤压应试教育的空间。
只有在增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同时,对现行学科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作整体的变革,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应对人工智能对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结构形成的巨大冲击。只有走差异化、个性化的全面教育创新之路,发挥人性的特点优势,才能与智能化浪潮相向而行。
教育部要求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教育局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编程逐步成为各地中高考考试科目浙江省率先将编程纳入高考选考科目;山东省将编程加入小学6年级教材;重庆市将编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南京、苏州、天津等地将编程纳入考试。
简单的编程逻辑,代码的编写能力,条件判断,顺序执行,循环,变量,链表,函数等等一系列的编程知识和技巧,通过编程知识帮助我们设计一些小工具解决一些重复流程化的工作,将很多数学的实际知识运用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上,将数字和计算赋予更高的生命力,而不是停留在试卷上答题,我们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再他律的状态,老师管着上课不能说话,作业要按时完成。编程可以很好的将他律变成自律,因为在程序世界的对与错不需要外人评说,程序会自己告诉你,每一门编程语言都有自己的规则,程序的运行也将会完全按照规则进行执行,而编程通过严谨的逻辑判断和程序规则帮助孩子不断的提升自律性,编程做项目做游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想玩一款自己脑海里的游戏,需要先进行分析-制作-测试,然后才能进行游戏,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延迟满足感,所以说编程学习可以锻炼孩子的自律性,自律性对孩子的成长和成绩都非常重要,至少在小学和初中来说一个自律的孩子学习成绩通常都很优秀,我们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
创作课
与**的教育方式,培养他们的探索、发现、*思考的能力,充分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感知课
应用程序开发经验的有趣的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熟悉基本编程开发环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践课
经过案例实践巩固知识,及时发现、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建立一个孩子练习思考和渠道。
理解课
配合共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结合抽象的程序逻辑,帮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放松,表征学习和理解。
学编程不等于一定要当码农,每一个新领域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装载着这些新知识的我们自然也会获得新的思维,新的能力,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学编程也如此,我大学同学毕业后头5年大多都还在IT行业,在写程序,不过10年后都七七八八地“跨界”去了,我就是其中之一,编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让我们在其他行业也游走得尚好,因为它不光是一项技能,更是培养一种思维,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