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诱发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自信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自卑的性格也可以通过实践予以改塑。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和自信心呢?
性格,到底对孩子的学习有没有影响?许多家长并不太注意,总觉得孩子还小,性格好坏,无碍大局,及至孩子渐渐长大,不良性格已经形成,又觉得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了。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小孩子的性格品质和智力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
少年大学生几乎都具有自信、坚强、乐观、百折不挠的性格。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曾对少年班学生作过心理测试。测试题目中有一条:“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认为这一条符合或比较符合自己性格的占76.2%,可见强烈进取、持之以恒是少年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教授和他的学生柯克斯博士曾对1450~1850年400年间出现的301位伟大人物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在青少年时代,都具有坚强自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自信向上的性格特征。
自信向上的性格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可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这种性格,甚至已经有了自卑、孤僻、懦弱或冲动的不良性格,怎么办呢?早期诱发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优良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不良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改塑。不过,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一用就灵”的办法。但有几条原则可供家长们塑造孩子性格时参考。
1.家长和孩子要确立改塑性格的信心
孩子现有的性格是否属于自卑性格,家长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且双方认识应该一致。既然都认为已有的性格不好,应当改塑,就不必灰心丧气,更不能破罐子破摔,明白“性格是可以重塑的”道理,确立起建立自信向上性格的信心。
2.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我分析也就随之产生。但是,孩子年龄毕竟还小,自我分析能力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一点困难,又会垂头丧气。沾沾自喜一多,容易产生高傲的性格;垂头丧气一多,又会养成自卑的性格。
3.指导孩子从自信性格认同中,决心重塑自己的性格
所谓“认同”,是指认定自己和某一对象具有或可以具有相同特征的心理过程。性格认同,就是认定自己和某人性格一样,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给孩子讲述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优秀学生的故事,可以讲述孩子身边的优秀中小学生的故事,还可以将孩子和具有自信性格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学习、读书、画画、弹琴等,激发孩子向自信性格认同,达到改塑性格的目的。
4.在家庭中,家长随时注意指导孩子自我排除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
家长促使孩子化解自卑情绪、不良情感或其心理障碍及时得到化解,也就不会导致自卑性格的形成。例如,孩子有了苦闷,要让他尽量诉说,发散其情绪,不要让他的委屈长期压在心头,更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斥责;还可以回避孩子敏感、忌讳的话题;或者转移孩子的思路,减轻心理负担,如此等等。因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孩子自信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总之,塑造孩子自信的性格,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目前市场有很多帮助家长塑造孩子性格方面的书籍,家长们可借鉴参考,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对待孩子切不可生搬硬套书上所讲的理论。
杭州演讲口才培训班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和自信心
无法静心学习
与父母对着干
易发脾气
害怕困难,不敢面对
沙盘为儿童提供一个“*与受保护”的空间,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在沙盘里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及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的方式,直接了解其行为内在的深层根源,过程中充满欢乐没有压力,让孩子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索,调整身心状态。
通过探索个人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促进个体行为的改变,重建经验及感觉的组织方式,使得个体去尝试发现和拥有个人的力量。
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以绘画、黏土、音乐、舞蹈、卡牌、戏剧等为媒介,帮助个体将自我的多个分离的部分进行全方面整合,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成长。
以冥想、打坐、静心等形式呈现,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人际沟通等方面也有应用。
问题少年如何解决
孩子叛逆怎么办
如何戒除网瘾
逃学、厌学、早恋?
详细解决方案: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