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障碍,大、小肌肉发展不足,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教学原理:大脑神经科学
课程内容:通过63种感统训练器具改善儿童5大感觉失调问题,提升儿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身体协调、手眼协调等身体动作技能等,促进孩子身体及大脑神经全面发展。
孩子上课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定不下心来学习……昨日,由共青团南宁市委主办、南宁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单位承办的南宁市“12355陪伴·成长”系列讲坛再次开讲,“如何应对学生注意力问题的策略”话题引起家长们共鸣。
在聆听了南宁市12355心理顾问、广西心理卫生协会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林洁菁的讲座之后,家长们了然于心,原来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专家称,这些“没长好的部分”最好能在孩子12岁以前进行系统训练来调整。
【这些解疑家长该听】
问题一: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在哪方面?
专家解疑:调查显示,在6—12岁的儿童中,将近有35%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其中,大部分孩子表现为:成绩差、书写潦草、活动过多等。
而少数孩子则表现为:冲动任性、顶嘴冲撞、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者行为幼稚、怪僻,以及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
问题二: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专家解疑: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应分为两个层次:轻微、适中程度和较为严重的程度。家长可先对孩子进行观察总结以及到相关心理机构进行测试,根据孩子注意力程度高低对其有针对性进行训练。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程度只是轻微、适中的,家长则可陪着孩子在家中进行注意力培训:一、进行听觉提升训练。如让孩子通过认真倾听一段文字或音乐,然后让孩子找出文字或音乐中有多少种植物或动物等。二、进行视觉提升训练。如通过相关的图画演示,让孩子找出其中的异象或不一样的地方。三、长期坚持对孩子进行视、听、情绪控制、运动协调的综合训练,如通过让孩子打乒乓球、跳绳、玩剪圆心游戏等。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程度属于较为严重一例,则建议家长带上孩子去相关的注意力培训专业机构进行系统训练。
问题三:
提高孩子注意力应注意哪方面?
专家解疑: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过程中,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以自信的鼓励,尽量给他们一些正面的暗示,避免出现责怪、责骂等负面暗示。
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建立一个自我管理的家庭教育策略,并根据该策略和孩子共同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和孩子一起针对学习、生活、休闲等各个方面的安排和实施进行讨论,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孩子有质量地完成学习和生活,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这些误区家长该注意】
误区一:
切把注意力问题当做品质问题
解析: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认为他们贪玩、好吃懒做甚至偷窃等行为是其品质、道德出了问题,故而对孩子产生曲解,甚至要求周围亲戚好友远离他们。
事实上,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且注意力问题在病理学上有理可依,因此,不能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归类于孩子的品质问题,只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培养,那么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便会自然而然地好转。
误区二: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7个表现
解析:根据一项研究调查表明,80%的父母亲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即孩子三分之二的过失是由父母造成的。尤其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上,家长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主要有:一、父母之间的教养态度不一致。二、家长过于宠爱孩子,使得孩子的行为缺少规范。三、为孩子购买过多的玩具或者书籍。四、家庭生活步调太快令孩子不能适应。五、家里的活动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六、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孩子的学习程度跟不上老师、家长的要求,家长硬性强化孩子的注意力等。七、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教育和批评,导致孩子出现情绪上的压力。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勿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到孩子。
你可以会喜欢:
[注意力训练] 怎样提升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训练]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五种方法 [注意力训练]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障碍,大、小肌肉发展不足,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教学原理:大脑神经科学
课程内容:通过63种感统训练器具改善儿童5大感觉失调问题,提升儿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身体协调、手眼协调等身体动作技能等,促进孩子身体及大脑神经全面发展。
课程效果:①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力;
②改善儿童感统失调问题;③促进儿童大、小肌肉能力发展;
④提升儿童气息,促进言语发展;
课程教具:63种专业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教具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一旦对它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就会提高自觉性,集中注意力,学习也一样,当你真正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之后,就会建立起一种责任感,自然就很容易集中精力去完成任务了,通过设立短期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目标和时间来排挤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要加强意志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一门学科都感兴趣,这就要靠意志来控制。注意力训练方法:一.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二.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三.清理大脑;四.对感官的全部训练;五.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六.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七.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八.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如今的生活水平加上家长的精心照顾,平时的饮食营养已十分丰富,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并非是缺什么,而是可能患上了多动症。
|前庭觉失调
前庭觉是影响孩子成长和学习发展重要能力。前庭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味、触的信息,筛选过再传入大脑,并选择正确的信息做回应,被称为大脑的门槛。前庭觉必须和空间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别空间位置。
前庭平衡感失调的表现:好动不安,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调皮任性,爱挑剔。| 触觉能力不佳
触觉也叫皮肤觉。是人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它影响人对环境的第一判断,也影响人对自身的情绪控制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对性格与情商影响较大。
触觉能力不佳的表现:触觉敏感(防卫过当):对外界的刺激适应性弱,仅对固有经验有安全感。怕生、胆怯、不喜欢拥挤、排斥新事物、常陷于孤独、吸手指等。触觉迟钝(反应不足):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缺乏自我意识,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本体感失调
本体感又称为“深度感觉”,是指来自四肢、肌肉、器官等的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对自身的感觉,是人身体中的地图。人们能够不经由视觉进行吃饭、穿衣等活动,就是本体感的直接体现。
本体感不强的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走路撞桌椅,组织条理差,语言表现能力差。
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延长的:1岁以下的婴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5秒;1岁半的宝宝对有兴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1分钟以上;3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约为5分钟;5岁平均约为6、7分钟;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