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和青少年成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青春期,孩子们正在探索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需要逐渐摆脱父母的庇护,*自主地生活。这个过程中,叛逆行为是常见的现象,因为青少年正在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并寻求更多的自主权。
1.养志教育(师资不错)
2.正面启德(比较受欢迎)
3.纳川教育(校区比较多)
4.明阳教育(专业有实力)
5.心种子教育(全方位一体化)
6.怡爱青少年教育
7.穗华心教育
8.护航教育
9.爱德思睿
10.李锋教育
以上仅供参考,不同的机构有各自的教学特色和优势。
其实,有些“不上学”孩子真的特别聪明、特别感性、特别善良、特别有才。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遇到了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困难、挫折和挑战,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指点、指导和及时的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受伤害的次数不断增加,最终造成了孩子“不上学”这种结果。具体表现为:被霸凌、被孤立、被歧视、沉谜游戏、抑郁、亲子冲突、人际交往障碍……等等。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为核心症状,伴有一系列精神运动症状、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以及躯体症状。
一、典型症状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抑郁悲观,无愉快感。自我评价低,常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部分病例的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夕轻的节律特点。
2、思维缓慢: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为行动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整日独坐或卧床,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可出现抑郁性木僵。
4、自杀观念和行为: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可萌发绝望的念头,并会促进计划自杀,发展成自杀行为。
二、伴随症状
1、伴随的心理症:焦虑或激越:颇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严重时表现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
2、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幻觉和妄想。内容常为与抑郁心境相协调的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或谴责性的幻听等;少数患者有与抑郁心境不和谐的被害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但内容不荒谬。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