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1.养志教育(师资不错)
2.启德教育(比较受欢迎)
3.知恩教育(校区比较多)
4.振文体育(专业有实力)
5.正面启德(全方位一体化)
6.纳川教育
7.明阳教育
8.心种子教育
9.怡爱青少年教育
10.穗华心教育
以上仅供参考,不同的机构有各自的教学特色和优势。
对于“不上学”孩子,我们不但要有伯乐眼光,还要有老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发现他们身上的的缺点和错误,又要有宰相的度量去包容和理解孩子,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方法去对待孩子,感化孩子,同时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然后静待花开。
第一,分辨不清“爱情”与“好感”的区别。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初开的情窦,因而往往会把自己对异性的“好感”误以为是对异性的爱情,萌发了与异性同学谈恋爱的念头。
第二,认识不到爱情与友谊的差别。许多中学生却认识不到友谊与爱情之间的差别,而往往容易把异性友谊当作爱情。
第三,中学生早恋具有盲目性。中学生的早恋带有盲目性,缺乏明确的恋爱目的。种种实例说明,中学生的早恋实际上是一种不成熟的“感情冒进”。
第四,中学生早恋具有隐蔽性。粗心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早已陷入早恋毫无觉察,一直“蒙在鼓里”,直到问题严重败露时,才恍然大悟。这是为师、为人父母者所必须警觉的!
第五,中学生早恋具有兴奋性和冲动性。少男少女由于在与对方相处时过于兴奋和冲动,往往会失去理智,将自己完全置于激情的支配之下,过早偷食禁果,导致少男少女的越轨行为。
第六,过于美化、迷恋对方。“爱屋及乌”,一旦爱上某人,连对方的缺点似乎也是美好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第七,难舍难分而又喜怒无常。他们在恋爱过程中往往因为一点小事而喜怒无常: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泪如雨下。
此外,早恋还有纯洁而幼稚、甜蜜而又令人遗憾、成功率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既反映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又体现了情爱开始阶段的幼稚,从而交织成一幅独具特色的中学生早恋的画面。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