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感知觉的发展是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并在生后的头几年内迅速发展的,绝大部分的基本感知觉能力在婴儿期完成。宝宝1个月时可注视人脸或鲜艳的玩具,2个月时目光能跟随移动的物体90度……
爸爸妈妈都希望早早开发宝宝的智力。事实也是如此,小婴儿早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适应性就是以后智力的由来。
感知觉的发展是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并在生后的头几年内迅速发展的,绝大部分的基本感知觉能力在婴儿期完成。
宝宝1个月时可注视人脸或鲜艳的玩具,2个月时目光能跟随移动的物体90度,3~4个月目光能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180度,6个月时目光可以跟随落地的物体,8~9个月的宝宝能看到小物体,1。5岁时能注意3米外的小玩具。
新生宝宝24小时后即对刺激声有反应,2周时可集中听力,3个月时会辨别声音的方向。头转向有声音的方向,4个月时听到悦耳的声音会微笑,6个月时能区别爸爸或妈妈的声音,12个月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早期测定宝宝的听力可及早发现他听力是否异常。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颜色知觉。其中空间知觉又分形状、大小、深度、方位。5~6个月的宝宝出现了手眼协调运动。18~24个月开始初步有了时间知觉,如天黑了要睡觉,天亮了要起床等。
因此,当你的宝宝——
0~6个月:你要多给他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刺激,对他抚摩、说话,让他追视移动的玩具或人脸,和他玩寻找声音的游戏。
推荐游戏:找妈妈
爸爸抱着宝宝,妈妈躲在宝宝视线之外的地方。妈妈说:“宝宝,找找妈妈在哪里?”观察宝宝的头是否会转向妈妈发出声音的方向。妈妈由远及近地呼唤“宝宝,找找妈妈在哪里?”看宝宝的反应。
等宝宝看到自己时,妈妈要鼓励宝宝,引导他看妈妈的脸。妈妈说:“宝宝看,妈妈在这里!”边说边从左边走到右边,再从右边走到左边,让宝宝的视线跟随妈妈的脸移动。
6~12个月:你要在感知觉和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他对语言的理解训练。
推荐游戏:五官在哪里
爸爸抱着宝宝,妈妈和宝宝面对面。
妈妈问宝宝:“妈妈的眼睛在哪里?”然后指着自己的眼睛清晰地说:“眼睛。”
妈妈再抓着宝宝的手。用宝宝的手指着自己的眼睛再说一遍:“眼睛。”
以此类推,和宝宝玩鼻子在哪里,耳朵在哪里,嘴巴在哪里等游戏。
1岁以后:你可以让他在多看、多听的基础上,多摸各种形状和质地的物体,鼓励他玩水、沙子以及家庭中的安全物品,以了解物体属性、大小、形状和用途,促进感知觉的发育。

素质教育机构
全优加
前庭觉失调导致的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上课不自觉的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不听指挥、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在全体学龄期孩子之中仅占5-7%,但也有很多孩子上课时很散漫,一看到书就犯困,做作业不专心等,这样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延长的:1岁以下的婴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5秒;1岁半的宝宝对有兴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1分钟以上;3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约为5分钟;5岁平均约为6、7分钟;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
儿童专注力课程素质教育
经常听到爸妈或老师有类似的抱怨:我家孩子半个小时能做完的作业,非要拖拖拉拉做一个小时;我家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我家孩子老发脾气;孩子上课好动、不专心、东张西望,有时还要‘骚扰’旁边的小朋友。这些行为的根源在于孩子不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专注力。
儿童情绪管理课程 素质教育
孩子急脾气:遇到困难,就会大哭;遇事真的很急,急得孩子全身冒火.......
孩子爱哭闹:孩子很敏感,如果说Ta不好,心里难受,眼泪哗啦啦往下掉......
孩子爱抱怨:孩子每天总是被琐事搞得很不高兴,莫名其妙的很心烦,爱抱怨......
儿童社交课程 素质教育
内向性格的孩子几乎会给别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沉默、寡言、固执、冷酷、深沉……甚至会被别人认为没有礼貌。其实,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描述,他们也可以是自信、勇敢和有主见的。
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儿童精细操作能力、视觉辨别能力和反应能力均有明显作用,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效果显著,对那些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儿童,训练后能得到显著改善,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还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通过训练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