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合作模式 您好,欢迎访问易达招生网,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预约试听

易达招生网 > 动态汇总 > 国际竞赛课程培训> 武汉人气高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培训机构名单推荐

武汉人气高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培训机构名单推荐
国际竞赛课程培训 2025-09-02 10:04:07 5

提前与推荐人沟通:在请求推荐信之前,建议你先与推荐人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你希望参加的国际数学竞赛的重要性,以及这封推荐信对你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向他们简要介绍你的数学背景和成就,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你。提供必要的信息:为了让推荐人能够更准确地为你撰写推荐信,你可以向他们提供你的个人简历、数学成绩单、获奖证书以及其他能够证明你数学能力的材料。

1、诚朴教育

2、新航道教育

3、享学未来

4、A加未来

5、九天国际

6、朗阁教育

7、启德考培

8、维诺教育

9、新东方教育

10、坚果教育

以上这些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这些材料将有助于推荐人更全面地了解你的数学才能和潜力。感谢推荐人:无论推荐信的内容如何,你都应该向推荐人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你成功参加国际数学竞赛的关键因素之一。你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来提高获得推荐信的成功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与数学老师和竞赛指导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和竞赛,让他们看到你的数学潜力和热情。

誠朴教育国际竞赛培训

1、龚老师,中学阶段曾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硕士;近十年计算机和数学学科,竞赛授课经验,近三年USACO学员100%晋级银奖,70%晋级金级,带出铂金学员5名;在跨国大厂(MOTOROLA)工作10年从事手机(LINUX)软件开发,历经程序员,需求工程师,流程工程师,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在美国工作4年;在跨国软件企业工作5年,历经部门经理,技术总监;从事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总经理10年。

2、Rachel老师,南京大学化学学士,南京大学化学博士;多年AL、IB、AP等化学类国际班学科及UKChO、USNCO竞赛课程授课经验;善于与学生沟通,井且对于学生常见的问题非常熟悉,能够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力。我们诚朴在国际竞赛、科研背景提升领域深耕5年有余,现已培养近千名学生,为留学申请增加含金量。诚朴本着'真诚”与"质朴”的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让更多优秀的学生获得世界名校敲门砖。

3、诚朴教育团队主要由国内外顶尖科学家诚朴教育团队主要由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及名校海归组成,专注于学术生涯规划、提升学生学术核心竞及名校海归组成,专注于学术生涯规划、提升学生学术核心竞争力,帮助他们在各类国际竞赛与活动中崭露头角,让留学名校没有障碍。

誠朴教育国际竞赛培训

专业数学竞赛怎么申请?竞赛类别有哪些?入门指南请收好

数学竞赛是检验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升学、留学的重要加分项。那么,专业数学竞赛该如何申请?竞赛类别又有哪些?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并提供实用的入门指南。

一、常见数学竞赛类别

数学竞赛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年龄段和难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国际性数学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数学竞赛,各国通过选拔赛组队参加。

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IMC):面向本科生的国际赛事,注重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2.全国性数学竞赛

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CMO):中国最高级别中学生数学赛事,优胜者可入选IMO*队。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分数学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考察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础内容。

3.地区/校际竞赛

如各省市组织的数学联赛、名校举办的邀请赛(如清华北大金秋营)等,适合作为进阶练手。

二、如何申请数学竞赛?

1.学校统一报名

大多数中学生竞赛(如CMO)需通过所在学校报名,由老师提交参赛名单。建议提前联系数学老师或教务处了解校内选拔流程。

2.官方网站注册

部分竞赛(如美国AMC、HMMT)需在官网自主报名。注意:

查看报名截止日期

准备身份证/护照等材料

缴纳报名费(部分免费赛事如阿里全球数学竞赛)

3.特殊通道申请

国际赛事通常需通过*队选拔,例如参加IMO需先通过CMO→*集训队→最终6人名单。

三、新手入门指南

1.选择适合的竞赛

小学生:华罗庚杯、迎春杯

中学生:AMC10/12→AIME→USA(J)MO(美国体系)

大学生:Putnam数学竞赛(难度极高)

2.备赛资源推荐

基础教材:《奥数教程》《数学分析新讲》

真题库:AoPS(*)

模拟训练:参加线上赛(如Codeforces数学轮)

3.关键时间节点

9-10月:多数竞赛报名启动

11月-次年3月:密集比赛期(如AMC在11月,CMO在12月)

暑期:国际赛事(IMO通常在7月举办)

温馨提示:初次参赛建议从低难度赛事积累经验,逐步挑战高阶竞赛。保持每周10小时以上的系统性训练,多与竞赛导师或学长交流解题思路。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