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学生可以复读没有限制:能复读,尽管部分地区实行了新高考,但对考生是否选择复读影响不大,文科复读生可以考虑选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复读生可以考虑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复读的好处就是经历过一次高考,比别人多了一些经验,所以还有机会好好学,重写自己的人生,如果你选择复读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有决心有信心,还有要注意劳逸结合......

1.考生的水平靠剩下的20天指望提高多少是不可能的,能提高的是分数。后边剩下的时间好好查缺补漏,不要再盲目做新篇子,把各区一二模做过的篇子中的错题总结归类,重点是会做而做错的。实话说,到了这个阶段想提高成绩唯一的捷径就是少犯错误,不犯低级和重复性错误。比如,一个学生每次月考、模拟考成绩都在460分,那么就是一共丢了290分,这290分里一定有会做而做错(低级错误),还有再稍稍动动脑子分析就能作出来的,即使每科少丢5分,最后总分就是480分,比460分从容了多少?谁最后阶段总结错、找错、改错做的好谁最后就赢了。
2.对于那些成绩压线的考生,同一批次很难拉开分差,务必关注各批次补录。如:假设一批线520分,一考生平均成绩在490~520之间,志愿很难报吧?我觉得其实没那么为难,一批都挑历来压线的学校,二批报的也不能高。假如考生实考501分,降20分参加一批补录,二批即使还接不住,再降20分参加二批补录——八只手接着!
3.不要太较真儿。比如一个大学和另一个大学录取线相差10分,有什么必要非去冒险呢?其实录取线上下30分左右的都属于同一档次学校,今年你高点儿,明年我高点儿,没那么大的差别。
4.不要太看重批次,前边的博文讲过了,不再罗嗦。虽然有个来客在评论以前博文中所列的二批学校时说阿庆白痴,但还是要说。并顺便告诉他:即使发现别人有错也别轻易说谁白痴,因为一般白痴才这样说话。
5.专业最好服从调剂,尤其是二志愿。既然二志愿是托底用的,干嘛不托的结实些(实在不满意录了可以不去嘛)?

科学系统的教学规划,效果显而易见
| 阶段 | 时间计划 | 教学内容 | 指导思想 | 教学要求 |
|---|---|---|---|---|
| 一、 | 2021.8-2022.3 | 基础知识 | 回归教材 | 1. 以纲为经, 以本为纬,对知识进行系统、全面拉网式复习,扫除学生知识盲点。 |
| 夯实基础 | 2.注重知识的积累,构建知识网络。 | |||
| 注重三基 | 3、精讲,按知识点练,注重“三基”训练(知识、技能、方法)。 | |||
| 二、 | .3-.5 | 专题复习 | 查漏补缺 | 1.精讲,按专题专点加强训练。 |
| 巩固完善 | 2、注重知识的渗透、贯通、运用。 | |||
| 综合提高 | 3.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梯度”的思维训练。 | |||
| 三、 | .5月初至 .5月下旬 | 模拟训练 | 仿真内化 | 1、强化能力,提高成绩。 |
| 迁移调整 | 2、 提高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 | |||
| 提升能力 | 3、 加强应试心理的适应性、常态化训练。 | |||
| 四、 | .5-.6 | 热身辅导 | 知识回归 | 1、 考前心理辅导。 |
| 心理调试 |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梳理、回归、基本技能巩国、基本方法掌提、运用。 | |||
| 考试准备 | 3.教师收集、分析、处理,反馈高考信息。 |

1
善于深入浅出,通过早自习和学科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开设答疑时间,一对一辅导学生针对错题举一反三,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2
入学前测定学员水平,做到每周有周测,每月有月考,成绩和进步情况会及时反馈给家长,做到家校联动。
3
配备多年教育经验全职班主任,每天按时点名,及时反馈进度。与班级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建立完整学业跟踪档案。
4
定期开设学科讲座,各科学科带头人对高考动态和信息走向有一定把握,考试前给予心理疏导,协助学生填报志愿。
5
善于深入浅出,通过早自习和学科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开设答疑时间,一对一辅导学生针对错题举一反三,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6
根入学前测定学员水平,做到每周有周测,每月有月考,成绩和进步情况会及时反馈给家长,做到家校联动。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