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语文写作水平可以短期提高么?” 来自一位赶来听我讲座的英语班学生。
“作文?作文怎么教?呵,语文有什么可学的?”来自一位准备送正值高三的女儿考托继而出国的学生母亲。
“作文不会写,多写写就会了;作文写不好,多读读就行了。”来自众多高中语文教师。
在我尚短的执教生涯中,这三种声音总是伴随着一个个开班,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为我所闻。值得说明和让我聊以自慰的是,随着课程的进行,终于又都归于平静。直到再带一个新班,周而复始……
我无意冒犯那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语文同行们——毕竟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出现成为必然——在此,只谈高考。
高考语文写作,它很特别……
写作,或者说作文,从动机上可以分为两种:为迎合自己而作,为迎合他人而作。此二种区别古已有之,皆有其存在的实际意义。而我们要讨论的高考写作即是后者的范畴。
理论上说,任何艺术作品的出炉,都是要以创作者的主观表达欲为先的。此种成分在美术作品则为理念;在电影则为导演语汇;在文章则为立意或中心思想。创作者往往是先要有一种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欲望,继而再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媒介、材料去诠释那个原始的意图,使其能更好的为他的受众所接受甚至感悟。
然而考试类的文章写作却不是这样,作为创作者的考生是先被动的接受了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范围之后再去谋篇布局的。而这个概念、范围实际上就是出题人给出的考点。了解了这一点不同,是认识高考写作的第一步。
下面让我们一起高屋建瓴的找到高考作文究竟在考察什么?
我所了解的大部分高中语文老师都不会带领学生研究、以及在课上讲解考试大纲。他们的语文授课与考试本身严重脱节。高一、高二学习课文,却不告诉学生课文在作文中如何运用。难道此举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中那区区6分的古文背诵?到了高三又进入了题海战术阶段,此时他们的职责又从教学——尽管其一直没有开始过真正的教学——简化为批改试卷这一项。
考试大纲关于作文部分的考察从头翻到尾总结出了这么一句话:
“试图用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去考察学生的写作方面的素质能力。”
乍一看,没什么,实际上包含了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模式考察素质”。难道这句费心总结的话没用了么?不,关键是这几个字:“应试的能力”!
于是我们明白了,所谓的高考作文考察的是你的应试能力。进一步探讨,什么叫应试能力?
你的考场作文没有必要精彩到可以经得起多方的评判和大众的反复推敲。你只需要去取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的作文阅卷人。于是这里提到的应试能力其实就是你揣摩阅卷人的心理的能力。
阅卷人是什么心理?一句话:用分数选拔人才。
人才这个词到处都在讲,因为语境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定义。那么在高考中人才的定义是什么?
就是要具备两点:“优秀、上进”。
在高考的众多考查科目中,没有任何一项可以像作文这样给你提供一个如此*广阔的交流平坦,让你与阅卷人之间沟通。作为阅卷人我不知道批到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优等生还是与其相反,我只能通过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味道去判定这是否是我要找的符合“优秀、上进”的人才。于是一个宏观的应试技巧便应运而生。
正如北大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程翔所说:
“作文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一些技巧,要动一些心眼儿,要算计阅卷老师。但是必须明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样的技巧很多,充斥在我所授课程的方方面面。分别针对考生作文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因为技巧实在是时代的必然,正入爱因斯坦所说:“一切都应该尽可能的简单。”当这个世界的知识膨胀越来越快,??开化程度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掌握化繁为简的能力。
现在,让我再来回答文章开头部分的问题:如果说你想要通过几天的课程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或者文章造诣,我认为这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你只想要在同样时间内学会写一篇优秀考场作文的技巧与方法,并且最终在高考中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那么这确实是我要带你做的事情。
高考语文,我负责作文的部分。
本文选自王丹宁的博客,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blog_50e63b3c01008wa1.html
高中一轮复习资料大放送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