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公共管理硕士就业前景: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也有少数在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部门就业;在地方政府机构,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协会、基金会、工会等) ;相关的咨询公司 ;公司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是MPA毕业生就业的四个主要机构;MBA-工商管理硕士,报考条件:硕/博毕业2年、本科毕业3年、专科毕业5年以上才能报考,MBA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他们需要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管理技能...
结合学员自身基础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快速答疑响应机制
及时梳理考点难点
辅导精准
高效率提分
出勤点名+不定期点名
班主任定期沟通
专研五阶测评提升系统
锁定目标院校
内部精华资料
助力全程高效备考
跨专业专业选择要具体分析情况:1、经管类,相近专业可跨专业,考生可以在经管专业大类中跨专业,如会计跨专业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跨专业金融学等,相近专业间的跨专业成功率高;文史类,跨专业“经管类”难度大,文史类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很多考生在大学甚至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所以想要跨专业经济管理、理工类专业,面对几本完全陌生的专业书籍,备考难度较大。理工类,互相跨专业成功率高,理工类考生往往拥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其选择范围相对较宽,可以在理工大类中跨专业,也可以跨专业经管类专业,医学类,跨专业风险较大,这个群体相对非常*、特殊,他们的学制是五年,学习的内容、专业技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属性,跨专业难度较大,风险较大,医学考生往往很少选择跨专业报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确实对本专业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与医学相关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难度较低。
方法对事半功倍
采取全程面授+现场直播+网络录播三合一授课方式,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上课方式完成课程学习。
练习和上课对于学习效果同等重要,先进的智慧课堂,为每位学员布置同步作业、批改作业,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以开展针对性学习。
英语在联考中分值高且单独划线。英语教学采取单词中心突破教学法,以单词为中心,辐射阅读、翻译、写作等等,飞速突破英语瓶颈。
让学员学会建立在中华智慧上的辩证思维和九大价值观,不仅使考生快速提高写作能力,还获得了受益终生的中华智慧。
采取框架填基教学法,在帮助考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高度基础上,扫描填充每一个知识点空白,消灭所有知识盲点。
采取实战分阶教学法,逻辑实用考点与通俗易懂案列相结合,实战、实效的达到教学效果。
考邮电大学信号专业研究生难度大不大?看到神龙上这么多同学发帖求什么《信号与系统》课件、大纲、讲义之类的;我想届的同学肯定没仔细看过楼主之前写的帖子。今天正好不需要下山,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写个专门的帖子,希望给届考研的同学有点帮助。写给年想考重邮的研友们:我的经验
楼主知道来考这个学校的同学很多都不是本专业考研的同学;那么针对这个思维误区谈谈我的看法。
我也是跨专业考的,而且跨的厉害;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最大的嗜好是在图书馆看书以及编写外挂程序。呵呵,和通信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勾当。在图书馆里压根看的就是 二十五史、和 二十二子。第一年考的不是重邮,因此对第一年的不做解释。
本科毕业了我直接是去工作,因为工作不和,在当年的10月辞职考研的。我相信10月分开始复习,只有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大部分马上要考这个学校的人应该复习的比我充分,比我踏实。而且我想大部分人应该比我资料多,没有任何人给我讲解经验。我手头的就那本杨晓飞的《信号与系统》,除了书后面附录的答案而言,没有其他的参考答案;也没有做**。我想,在基本的物质基础上,大家和楼主相比应该是有充分的优越感的。
首先我认为,零基础、跨专业三个月复习《信号》并考的非常好是完全可能的。
任何的事物,我们必须把握规律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点取决于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复习信号的直接目的在于考研第四门考试能考的很好。那么我们的触发点实际上就不过是那张试卷上的试题而已。所以方针是从题目出发来复习,而不是从课本出发而复习。题目是什么?仔细分析下,其实真正对重邮的题目而已,不过就是计算题。真正的技术含量又有多少呢?把课本习题和考试题目对比下,你会发现,其实考试真正的难点是在于题目的熟练计算上,注意,计算和熟练这两个关键词汇上。那么其实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无非就是:计算和熟练问题而已。
我们使用那本《信号与系统》,不建议同学们先看“懂”然后再从题目下手。大家可以先大致看看书上讲的内容,然后从例题下手,先做做例题,不需要仔细了解作者是怎么解的;“不求甚解”就可以了。这个主要是让大家有“感觉”。然后再转入最难的也是最艰苦的阶段。
其实这个最难的阶段主要还是做题,就是课后习题。不过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会做”、“做对”,而是要“玩”题目;怎么玩,如果各位有兴趣,接接着看下去。
以第一章的习题为例,仅仅32道题目;先说下,无论怎么样,您都得先认真的做完这32道题目,就算是祖国河山一片红,也要迫使自己坚持下去。第二步您要做的就是和课后答案对比,课后答案有一些是错误的;精髓就在于:你要能找到这些错误的答案,并且能修正过来。这也要求您第一步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完。第三步就是揣摩这32道题目究竟是要你掌握什么。比方说 1.1 ,就是计算而已;1.4 就是画图而已。第一步是非常难的,因为你必须“耐心”,克服“心烦气躁”。第三步就是抄题而不做题,这个让你知道考试中老师可能怎么来考你,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老师出题的路数,然后才是再看书。
整个解决习题的过程,楼主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用了一斤多草稿纸和60多支笔芯。一个月下来,基本上做到《信号与系统》这本书关上后,闭着眼睛能说出如下的东西:
1.这门课程讲的什么东西;能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出题?
2.可以出的题目类型有哪些?难度和计算量如何?
3.一些具体的比较难(也很有意思)的细节性题目,比方说1.19、1.32、2.7、2.11、2.33、3.16、3.23、3.48、3.52、 4.2、4.8、4.13、4.26-30、4.42、4.56、5.1、5.10、5.16、5.25、5.33、5.48以及若干例题的玄机在什么地方,“玄机”。
楼主玩CF的时候,开始总是拿步枪对着准星扫射;那么战果的可怜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才慢慢体会到:手感以及感觉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狙击。所以我想复习也是一样的。
当年楼主第一年考研后,最痛恨的就是学长们那些:假、大、空以及谁都能想到的东西。没有学长能真正的给我说心里的东西。从他们嘴里不过就是什么好好看看书啊、做做习题啊、弄点本校的**啊什么的的。难道这点东西我们自己就不能想到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大部分学长连授人以鱼也做不到。或许有了题目不会,学长们最多也就是告诉**而已;从来不和我说这题目为什么会这样出?这类题目最变态也是最有意思的一点再哪里?
楼主这样复习的效果:初试信号的成绩是140+;试卷完成时间是40分钟,整整趴在考场睡了2个半小时。
今天可以为初试而纠结,下次您就会为复试而揪心;等您考上了,您会为读研怎么过而迷茫;等找工作了,你会发现原来实验室做的大部分和市场上的工作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后面的楼主没有经历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不为别的,不想同学们走弯路以及做没有效率的事情。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