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1、立禾教育
2、启思教育
3、砺志教育
4、明德教育
5、励志教育
6、励萱教育
7、鑫好少年
8、榕泉教育
9、善聆教育
10、桂西利仁
以上不分先后,均来自网络。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变的很叛逆,总是不听话,还老是顶撞大人,学习也不认真。孩子出现了叛逆心理以后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应当找到原因,否则会让孩子的叛逆情况愈演愈烈,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那么,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原因有哪些?
1、青春期心理特点导致:青春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奶期”,孩子的*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大人把他们当做小孩,因此会显得比较叛逆。
2、家庭因素:有些家长凡事不跟孩子沟通,觉得孩子既然是自己生的,就要无条件的听自己的话,用粗暴命令式的语气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空间,这样孩子就会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产生极大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出现产生叛逆的心理。还有的家庭中家长长期存在分歧,经常争吵,这样就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经常心神不宁,因此平时表现的比较叛逆。
3、教育因素:家长或者老师教育的形式、方法、地点不恰当,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导致青春期的孩子产生极大的反感和不信任,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4、社会因素:媒体不恰当的引导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比如一些视频或者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这样就会让孩子十分欣赏这个叛逆的形象,从而出现叛逆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之所以出现叛逆心理,一般是由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空间,以及家庭氛围不好,老师或者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恰当导致的。父母应当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了解孩子,积极跟孩子沟通。
青少年需要与同龄人,尤其是异性和父母平等交往,渴望别人像自己一样敞开心扉。渴望被理解、认可和关注,但又害怕被理解。青少年心理特征的突出表现是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成长为成年人。因此,在一些行为活动中、思维认识、在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风格。心理欲望被当成成人对待,但思想上还是个孩子。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随着成人感的出现,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沟通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尽自己的责任,但客观上往往很难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他们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控制自己又冲动的矛盾。
遵义市立禾素质教育基地由国 家级心理咨询师黄静波先生创办,基地由素质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农村生活体验基地、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心组成。基地以心理辅导、心理矫治、行为矫正、生活习惯养成为创办特色,师资力量雄厚。
免费为您提供优质的机构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易达招生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14175号
本站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